主营产品:
厦门蔬菜配送
经营模式:服务/其它
近年来,食品安全层出不穷的问题,已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。在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蔬菜领域,“毒大蒜”、“毒豆芽”、“毒生姜”此起彼伏。置身菜市场,俨然“八面埋毒”。既然不知道蔬菜的“前世今身”,凭肉眼判断就成了煮妇们最直接的选择,一时间,代表着“未打农药”的“虫洞菜”成为宠儿。
虫洞菜颠覆认知
“虫洞菜”真的就是放心菜吗?专家的回答让人吃惊。
有关专家介绍,菜叶出现虫眼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多数消费者理解中的理想状态——未施农药,因此导致菜叶被虫子啃噬。这种情况,通常是蔬菜幼苗时叶片留下了虫眼,虫眼反而会随着叶片长大而增大。此类蔬菜虫眼大、无卖相,菜农基本不会输送市场出售;另一种则可能是蔬菜已经染上虫害,菜农为了收成开始打药。然而,害虫同样具有抗药性,一旦产生抗药性,菜农往往会加大剂量以确保收成,虫眼多的蔬菜,菜农为了杀死这些害虫反而会喷药更多,农药含量也较高。如大白菜、卷心菜等,容易受害虫‘青睐’,菜叶上经常有虫洞,需经常喷药防治,易形成农药残留。此类虫洞多的蔬菜反而可能是“农药大户”!
“虫洞菜”不等同于放心菜,那么,到底什么样的蔬菜才是真正绿色、健康、安全的放心菜?
先来看一个数据:截至2017年,内地供港农产品已经创造了近60年保持99.999%安全率的惊人记录。前不久,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检查组赴广东清远供港蔬菜种植基地考察,三家基地给出的受检成绩单都是:零不符合项。很显然,诸如香港奶粉、供港肉类,“供港”已然成为安全食品的标识。
农业专家指出,“供港”之所以成为食品“安全”的标识,关键在其对食品品质高标准、监管高要求。所有内地供港农产品,均要达到香港渔农署、食卫署等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。以供港蔬菜为例,成为供港蔬菜基地首先要拿到两地政府颁发的专属“资格证”,而后从蔬菜选种、施药、采摘等日常生产种植管理到冷运储藏、分拣包装,均有严格的执行流程和操作标准。仅检验检疫这一项,一颗蔬菜从开始种植到进入市场,必须要经过至少5重检测,最后才能流入家庭餐桌。
供港意味着品质保障,也更受消费者青睐,于是乎,内地不少商场也开卖“供港蔬菜”,然而,目前国家对这方面还没有一个监管条例,职能部门权责模糊,没有相关法规去规范,这也催生不少商家随意贴供港标签,甚至伪造供港标识的现象。制订统一的生产标准和监管体系,成为当务之急。
好消息是,目前这一乱象正在逐步纠正。
“供港”需要有标准
2018年3月24日,内地首批供港蔬菜系列标准在北京发布。该批标准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联盟等单位联合制定。
《人民日报》这样评价:该系列标准的发布对规范内地供港蔬菜产业发展,进一步提升供港蔬菜质量品质,实现标准化、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和规范指导。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军兵表示,此次发布的标准包含多品种蔬菜的全体系标准,从产地环境到种子、农药与化肥等提供了全过程监管的指导标准,意味着内地供港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将有明确的标准可依,从根本上避免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。
该批标准由参考国家标准《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、《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和香港《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》,明文规定严禁使用国内禁用农药,对重金属元素及农残取值均更为严格。标准包括黄瓜、苦瓜、茄子、生菜、油麦菜、蒜苗、大白菜等25个蔬菜品种的生产、加工、储运标准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标准50项,产地环境及投入品标准1项,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标准1项。上述52项标准,较完整涵盖了供港蔬菜的主要品种、关键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要求,可实现全流程标准管理和系统管控。